找到相关内容4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一切道品的总枢纽。布施无精进,转瞬又即悭贪;持戒无精进,轻重的毁犯在所难免,忍辱无精进,息灭的嗔火终会复燃;修习禅定无精进,必是迟迟不得定,纵或偶得,立刻失之。修学智慧无精进,非唯不得般若,就连已成就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二)

    不吃。须知学佛的人戒贪,富有者不但吃三餐,乃至数餐,以口腹为累!其次,学佛的人应有大悲心拔众之苦。须知苦莫过于饿鬼,他们腹大喉小,喉如针孔,腹如大海;此等饿鬼在生由悭贪所堕,若一钱不与,一毛不拔,就成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470431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三)

    根本烦恼领导了许许多多的随烦恼来捣乱我们的精神界。由此,我们就要用种种的方法,来对治它。  其对治的方法,虽然也有许多,但求其最简单的方法,也只有六种:  (1)布施:如果一个人能够生起布施的心,那悭贪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570432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四)

    看见母亲这种业障,欲哭无泪,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,只好回去哀告老师——释迦牟尼佛帮忙,替他想一个方法,来救脱他的母亲。  第四,佛同他说盂兰盆的方法。佛说:“你的母亲悭贪的业障太重,不是你一个人的本领可以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57043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

    十善则生天堂。全一戒者,则亦得为人。人有高卑或寿夭不同、皆由戒有多少。反十善者,谓之十恶,十恶毕犯,则入地狱。抵揬强梁,不受忠谏,及毒心内盛,徇私欺绐,则或堕畜生,或生蛇虺。悭贪专利,常苦不足,则堕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071302.html
  • 北周毁佛主谋者卫元嵩

    ) 。祇以道宣畏恶其  言,故并删除之,以泯其迹。  请有德贫人,免丁输课,无行富僧,输课免丁。输课  免丁,则诸僧必望停课,争断  258页  悭贪。贫人免丁,众人必望免丁,竞修忠孝。有十五  条,...

    余嘉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474042.html
  • 《智悲精滴》——末世众生现形

    牲畜也时常会遭到瘟疫与寒潮的袭击…… 但是,当某些人在贫穷与痛苦中苦苦挣扎时,另外的一些豪门富贾及达官显贵却又在穷奢极欲中暴殄天物。他们对待财物无比悭贪、执着,吝啬之心异常强烈。这些人非但不能对穷人进行...但是,当某些人在贫穷与痛苦中苦苦挣扎时,另外的一些豪门富贾及达官显贵却又在穷奢极欲中暴殄天物。他们对待财物无比悭贪、执着,吝啬之心异常强烈。这些人非但不能对穷人进行布施,甚至对碰到的一些外出化缘的僧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876317.html
  • 阿含经导读

    仍然有其借鉴可用之处。   佛陀关心世间的政治,他适时地提出了作为一个国王所应具备的素养和德性,《阿含经》中列举了国王不应成就的十恶:(1)悭贪,以小轻事便兴嗔恚,不亲义理;(2)贪著财物,不肯庶几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177182.html
  • 佛经启悟法

    净化本体的方法,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来净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——悭贪、毁犯、嗔恚、放逸、散乱、愚痴。这六弊净除了,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,获得永恒的解脱。...

    悟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1979018.html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起,仍然生起贪欲心,如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诸佛。如果仍起瞋恚、愚痴、染污、悭贪、嫉妒等心,亦复如是。今日我等说真实语,远离虚妄不实之心。我等若从今日起,起于声闻自利的心,不乐于度脱众生的菩提大道,如此则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